欢迎来到北京学前教育官网!
首页
在线客服
报名咨询
报名系统
热门搜索: 幼师比赛 院校生比赛 幼师资源 职业培训
幼师比赛
获奖展播
      图文类作品展播
      音频类作品展播
      视频类作品展播
比赛通知
证书奖牌
报名指南
范文参考
合影感言
评委点评
幼师比赛
更多 +
科学领域 教学活动设计《手指密码》
社会领域 教学活动设计《节水小能手》
语言领域 教学活动设计《云彩和风儿》
艺术领域 教学活动设计《格子里的世界》
健康领域 教学活动设计《认识五官》
观察记录《他是“妈妈”!》
观察记录《在尝试中成长》
观察记录《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有效介入》
获奖作品 荣誉证书
优秀组织 荣誉证书
先进单位 荣誉奖牌
优秀指导 荣誉证书
全国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赛通知
奖项设置
报名方式
参赛费用及汇款方式
全国幼儿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奖合影
全国幼儿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奖合影
全国幼儿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奖合影
全国幼儿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奖合影
【成绩公布通知】全国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赛
全国幼儿教师优秀教学活动设计比赛通知
故事讲述评委点评合集
儿歌演唱评委点评合集
舞蹈创编评委点评合集
手工制作评委点评合集
诗歌朗诵评委点评合集
教学活动设计评委点评合集
三笔字评委点评合集
美术评委点评合集
观察记录评委点评合集
环境创设评委点评合集
南昌职业大学参赛感言
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春芽幼儿园参赛感言
云南建投第五建设有限公司幼儿园参赛感言
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军区第一幼儿园参赛感言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 参赛感言
第二届全国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赛通知
【成绩公布通知】全国幼儿教师优秀教学活动设计比赛
【成绩公布通知】第二届全国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赛
育百德幼儿园 参赛感言
鲍集镇中心幼儿园 参赛感言
鲁东大学幼儿园 参赛感言
通辽市开鲁县东风镇道德中心幼儿园 参赛感言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参赛感言
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赛的通知
【成绩公布通知】第三届全国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赛
关于举办第四届全国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赛的通知
江山市贺村镇中心幼儿园 合影
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感言&合影
【成绩公布通知】第四届全国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赛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杨幸 参赛感言
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夏镇中心幼儿园 参赛感言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曲江镇中心幼儿园 参赛感言
北京市平谷第三幼儿园 参赛感言
北京市海淀区中国气象局幼儿园 集体合影
北京市海淀区中国气象局幼儿园 参赛感言
阿拉善左旗第七幼儿园 参赛感言
宜昌市卫生幼儿园 参赛感言
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新和镇第二幼儿园 参赛感言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第七幼儿园 集体合影
北京市大兴区第十二幼儿园 参赛感言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利民实验幼儿园 参赛感言
关于举办第五届全国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赛的通知
【成绩公布通知】第五届全国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赛
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幼儿园 参赛感言
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学前教育系 集体合影
第六届全国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赛
参赛须知丨奖励政策内容预览
【成绩公布通知】第六届全国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赛
第七届全国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赛
剖析教育信息化与高等师校素养教育
更新时间:2022-06-08 16:02:58 • 教育信息化
首页
幼师比赛
教育信息化
【摘要】:

                                                                                        剖析教育信息化与高等师校素养教育

[摘要]结合调查分析当前我国大陆高等师范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和《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2008)》、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及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的契合情况,旨在探讨高师院校图书馆今后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以适应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应对策略。

2002年,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指出: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教师教育信息化工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进行教育改革,实现科教兴国的最实际和最迫切的行动之一。[1]”

教师教育可以分为职前和职后两部分,其中职前部分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工作范畴,职前教师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教育系统提供和培养合格的教师队伍。在我国,通常把职前教师称之为师范生,并主要由师范院校来承担培养工作[2]。在信息化背景下,职前培养、在校培养已成为当前世界师范教育改革的重点[3],并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部门的普遍重视。

1中美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介绍

美国是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也是应用和开展教师教育信息化较早的国家。美国国家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在其教育类学校系科认证的专业标准中,明确要求从教育类学校或系科毕业的新专业教师应该具有能有效地将教育整合到教学中的能力[2]。

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ntemationalSocietyforTechno1ogyinEducation,以下简称ISTE)也提出职前教师应该通过他们的专业培训,学会大量教育技术,应该拥有充足的机会在教学中探究创造性技术的使用[2],该协会于2000年和2008年先后颁布了,《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EducationalTechnologystandardsforTeachers,NETS?T)正式版和修订版,NETS?T-2000强调教师应该了解技术和能够使用技术,而NETS?T-2008则将这一焦点拓展到数字化时代的教师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高效生活能力的提升,强调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成为高效的数字化学习者与数字化公民,从而使学生能够面对数字化世界的各种挑战[4]。

NETS?T-2008包括5类维度20项指标,5类维度内容为[4]:(1)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创造力;(2)设计、开发数字化时代的学习经验与评估工具(教师能够设计、开发和评价整合了现有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真实学习经验以优化学生的情境性学习,从而使《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2007(NETS?S-2007)标准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得到发展);(3)树立数字化时代学习与工作的典范;(4)提升数字化时代的公民意识与素养为学生树立典范;(5)参与专业发展、提升领导力。

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12月也颁布了我国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该标准研究和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其中包括NETS?T-2000,以及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该标准包括4个能力素质维度14个一级指标,其中4个能力素质维度是[5]: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教育技术的知识与技能;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应用教育技术的社会责任。

我国标准中多次出现“应用教育技术”,表明我国标准对于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强调无处不在,这和NETS?T-2000有相似之处,而NETS?T-2008的焦点则在于运用技术的终极目的——促进学生发展,还要促进教师自身发展[4]。8年时间里,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变革使NETS?T-2008完全超越了NETS?T-2000的视野。据我国标准的颁布也5年有余,NETS?T-2008无疑为我国标准的修订调整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2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标

2002年,教育部的《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教师教育必须加快信息化进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信息化已经引起中小学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发生深刻变革。要实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逐步普及和应用,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小学师资队伍是关键。

目前国内外比较认可的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包括4个方面: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技能知识、信息处理能力、信息伦理道德[6]。在统一信息素养内涵的基础上,各国家和地区都相应制定了自己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本文仍以美国和中国为例加以说明。2000年1月,由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通过,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和独立学院理事会认可的《高等教育中信息素质能力标准》中[7],提出5项标准和22项表现指标,如下:

标准一是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有能力决定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标准二是有信息素养的学生可以有效地获得需要的信息。标准三是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评估信息和它的出处,然后把挑选的信息融合到他(她)们的知识库和价值体系。标准四是不管个人还是作为一个团体的成员,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的利用信息来实现特定的目的。标准五是有信息素养的学生熟悉许多与信息使用有关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合理合法的获取信息。

清华大学2003年主持开展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会项目“北京地区大学信息素质能力示范性框架研究”,2005年该项目了《北京地区大学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该标准作为北京市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的重要指标,由7个维度,19项标准,61条具体指标组成,是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信息素养能力体系。各级指标的设置与ACRL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的指标相似,但是在信息源知识与能力方面比ACRL的标准更加具体[8]。标准为高等院校的教师、图书馆员、行政管理人员明确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为评价学生是否具有信息素养提供了具体的指标。

3图书馆是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如前文所述,职前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工作范畴,北京市2005年,进入中学的新师资中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毕业生比例达到7∶3左右[9],数据从侧面说明,提高师范生信息素养水平,加强师范院校信息素养教育,让他们在上岗之前就有比较高的综合素质,是从源头保障了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水平。

美国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活动主要还是由图书馆去组织[10]。美国在编制NETS系列标准的过程中集中了全美主要的教育专业团体,其中包括图书馆员[4]。图书馆以其在信息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重要场所。

师范院校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和NETS?T-2008、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及《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契合的情况怎样?是我们迫切关心的问题。

420所高师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调查

笔者于2010年9月至11月对我国20所大陆师范院校图书馆进行了调查,采用网站调查辅助电话、邮件、在线咨询、文献调研的手段,主要采用实例调查、比较研究和典型案例研究等方法,了解各个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开展的工作以及取得的进展。

所调查学校包括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授课对象及课时等。

4.1教学形式

各馆大都开展了新生入馆教育、文献检索课、专题讲座、在线实时咨询等形式的信息素养教育,开设馆的数量详见表1,其中以新生入馆教育和专题讲座的普及度最高,而在线实时咨询以在线QQ为主,其中华东、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首页有在线浮动窗口,东北、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则使用了联合参考咨询系统。表1信息素养教育教学形式调查

教学形式数量(所)比例(%)新生入馆教育20100文献检索课1470专题讲座20100在线网络教学315在线实时咨询15754.2新生入馆教育

各馆新生入馆教育,内容以介绍图书馆概况、资源、信息服务方式和如何利用图书馆为主,一般在每学年新生入学后举办,以本科生为主,授课多以班级为单位,详见表2。表2新生入馆教育调查

教育方式数量(所)比例(%)授课对象提出面向研究生630教学方式包括课堂教学1785教学方式包括实地参观指导840网站上有新生教育专栏945网站上有在线新生入馆教育视频630网站上有在线新生入馆指南1470网站上有在线测试630

各馆新生入馆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辅助实地参观指导,时长多为1~2个小时,各馆大多较重视在线新生入馆指南,例如: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编制了详尽的《文献利用指南》。有6个馆编制了新生在线测试,其中福建、山东、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要求新生只有通过在线测试才开通借阅权限。

4.3文献检索课

各馆文献检索课(以下简称文检课),以校选修课形式为主,主要面向本科生,其中提及面向研究生的馆有3所,开设文检课的14所馆,每学期平均课时为30,其中最多为54学时,最少为16学时,值得一提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文检课很有特色,形成了一个针对各层次学生的全方位文献检索课程体系,见图1。图1华东师范大学文检课体系

资料来源:张静波,隆茜.复合式多层次文献检索课程模式的构建与改革实践.见:信息社会与信息素养——2010年全国高校文献检索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3-19

4.4专题讲座

各馆专题讲座,叫法不一,出现较多的名称包括“系列讲座”、“一小时讲座”等。根据时间是否固定可分为专场讲座和预约讲座。授课对象面向全校师生,是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受众面最广的形式,本文对各馆专题讲座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详细调查,详见表3。表3专题讲座教学内容调查表

涉及内容数量(所)比例(%)信息意识315信息道德及法律15信息资源20100信息检索20100信息技术840论文写作指导840

可见信息资源和检索仍是专题讲座的重点内容,而信息技术各馆又以介绍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为主,仅2所高校图书馆涉及office等办公软件的内容,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信息技术基础能力系列”的专场讲座涉及Word、PowerPoint、Excel及参考文献管理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有55%即11所图书馆网站上提供了在线专题讲座课件。

4.5其它

开设在线网络教学的3所馆中,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和山东大学图书馆的在线平台支持远程访问,内容丰富。此外,各馆还开展了其他形式的信息素养教学,其中出现频率较多的有院系专场或学科专场、一对一教师服务等。

5讨论

本文调查结果从侧面反映了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经过20余年的探索和革新,教学内容更加数字化、超文本化、可视化,教学形式也更加多媒体化、网络化,例如:在线实时咨询、网站提供在线新生入馆指南及在线专题讲座课件的平均比例达到了67%。但也反映出我国大陆师范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不足,且和NETS?T-2008、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及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有较大差距,陈述如下:

①在线网络教学开展不够。

②文检课平均课时达不到教育部要求(按教育部规定是56课时[11])。

③信息素养教育主要面向本科生,层次不够多样化。

④本文虽只对专题讲座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查,但是一些研究表明,我国高校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大多侧重于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的教育[12],这和NETS?T-2008强调的促进自身发展、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和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强调的应用教育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高等教育中信息素质能力标准》强调的“合理合法的获取信息”,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本文调查结果也反映出师范院校信息素养教育教学内容对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及法律和信息技术的内容重视不够。师范院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以下措施,缩短差距,同时为促进基础教育教师信息化,高校师范教育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发挥更大的能量。

5.1引导师范生树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理念NETS?T-2008中强调教师要参与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学习、反复积累的过程,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教师可以依托教育信息化,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有效的学习、交流与共享,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图书馆应通过信息素养教育引导师范生树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理念,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也应向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方向靠近,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经验,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5.2进一步加强师范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及法律的培养有研究[6]显示中小学教师信息敏感性较低,在教学实践中的自觉性较差,且信息认识模糊,网络行为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信息意识直接影响了师范生日后在实践教学中使用信息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提高师范生信息敏感性是提升其信息素养的前提条件。同时要加强师范生信息道德及法律教育,美国《高等教育中信息素质能力标准》1/5的内容在强调信息道德及法律的重要性。师范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知识产权、学术规范、信息安全和信息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可以使师范生认识到信息利用所涉及的社会、法律、经济、伦理问题,从而更加合理、合法地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

5.3争取文检课的政策支持,文检课增加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有机整合的内容文检课是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最系统的教学形式,高等师范院校应制定政策向图书馆文检课倾斜,例如:“对师范生加强现代信息教育”[1],要把文检课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同时增加文检课课时,达到教育部规定。文检课教学内容除保持对原有信息资源、信息检索内容的重视,加强信息意识、信息道德的宣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外,还应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号召,“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3],加入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活动中的有机整合,使未来的教师能够自觉地将信息教育的观念和能力迁移到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去”[1]。

5.4开展全方位信息素养教育,加强在线网络学习课程的开发和应用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形式以及层次应更加多样化,加强研究生教育,教育范围从在校生扩大开来,开展针对教育硕士的课程或培训。教育硕士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教育部2005年公布的可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49所高校中高师院校占36所。此外还应考虑教育硕士集中上课时间少,地域分布广的特点,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号召,加强在线网络学习课程的开发,形式规模和体系,向中小学教师开放,“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13]”

与此同时,还可以开展针对毕业实习生的专题培训,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的重要课程、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合格师资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教育实习通常都包括试讲、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等环节,有研究表明教育实习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其利用图书馆资源也较充分[14],图书馆开展针对毕业实习生的专门服务大有可为。

5.5开展合作

“信息素养教育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教育,需要专业院系、电教部门、各种设施的配合,单纯依靠图书馆的力量是不够的”[15]。图书馆依靠自身力量的同时,还可以开展多种合作:

5.5.1依靠学科馆员开展与专业教师的合作

“信息素养教育的全面开展,取决于教师的合作支持”[16]。图书馆如果能够赢得学校行政管理机构相关政策的支持,借助学科馆员,深入院系,了解教师和课堂,开展国外高校中比较普遍开展嵌入式课程教育,将信息素养教育与高校专业课程结合,与专业教师合作,在专业课中插入一两节课,或者让信息教育渗透于专业课教学的不同环节[17],会使信息素养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5.2开展与基础教育的合作

基础教育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和实现自我完善。中小学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有着公共的信息素养目标,高校图书馆员应开展与中小学图书馆员的合作,“对师范生进行相关教育和培训,并为之做出良好的示范”[18]。“以大学图书馆为主导,带动中小学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学,培养更多符合高一级层次教育的学生,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在各个层次能很好地接续。[16]”

6展望

如果师范院校图书馆能够把握机会,结合自身优势、改革现有信息素养教育体制,拓展自身业务,适应基础教育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就有可能加重图书馆在学校及社会的分量,也会为图书馆自身发展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招生电话
官方微信号
官方微信号
幼儿园
幼师资源
教学研究
保育保教
教师发展
园所管理
育儿心得
家园共育
特色教育
幼小衔接
幼师比赛
获奖展播
比赛通知
证书奖牌
报名指南
范文参考
合影感言
评委点评
学前院校
教育教学
教研科研
智慧校园
实习就业
师资建设
招聘广场
院校生比赛
获奖展播
比赛通知
范文参考
报名指南
证书奖牌
合影感言
出版发表
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
活动广场
活动广场
资源分享
教案
歌曲演唱
故事讲述
手工制作
舞蹈表演
钢琴弹奏
手指操
书法
绘画
© 2020北京学前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 备 14028853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1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