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舞蹈教学和其它各种教学一样,其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力、水平)和学生(素质、条件)两个方面的因素。然而,十几年的舞蹈教学实践使我感到:
教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情感作用与之密不可分。教师的情感仅影响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也影响学生的智力活动开展和学习的效果。教学,实际上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这种双向活动使双方的情感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彼此制约。积极的情感,对教学起着推动作用,消极的情感,对教学起着阻碍作用。
幼师舞蹈教学作为一种艺术教学,情感作用在其教学过程中 显得尤为的突出。舞蹈是一门美化了的人体运动的艺术,表演者只有在良好的情感支配下,才能把舞蹈的意境和人物的思想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在舞蹈教学中,如果教师态度冷漠,表情木然,语言粗暴,性情急躁,就会把消极的情感带给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紧张、焦虑的态度。从而使心理因素影响到生理因素,导致肌肉僵硬,神经紧张,反应迟钝,必然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反,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乐观,耐心热情,充满积极的教学情感加之科学的教学方法,它不但能够吃促进优等生的学习自觉性,也能调动和激发差等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和和谐气氛中,愉快地学习,必然会收到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在幼师舞蹈教学中,如果把握和发挥好师生的情感作用呢?在教学实践中,我的体会是:
一、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并善于积极的教学情感去诱发学生积极学习情感
幼师舞蹈教学的对象大多是15~16岁的女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正处在青春少女时期,往往情感支配理智,情绪容易激动、敏感,自尊心强,有时看问题不够全面。她们往往以老师的面部表情、体态姿势、语气声调,去体会老师的情感,而又很快将老师的这种情感,溶进自己的学习情感之中。加之,幼师的学生大多数未经专门训练、舞蹈底子比较薄、基础较差、学习科目多,而且大多数科目中学从未接触过,她们学习的负担比较重,自信心不是很足,而自尊心却较强,她们往往很注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以及评价。所以,多数学生需要经过一段耐心、细致地帮助和教育,才能逐步适应新的生活和新的学习规律。
二、 在教学中,教师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严而有度""严而有情"
基训是幼师舞蹈教学的基础和保证,民族民间舞是幼师舞蹈教学的累积和提高,儿童舞蹈是幼师舞蹈教学的具体实践和体现。舞蹈基本训练师形体训练、也是外开性训练,以训练学生身体的直开、灵活、协调和动作的感觉为主、腰、腿的能力训练和技巧训练为辅的身体素质的训练。但这种训练,又是最艰苦的训练,需要坚强毅力和刻苦训练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把握好"严格"两字。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严格训练的话,既能够培养尖子人才,使差等生提高到中等生又能锻炼她们的意志,增强学好舞蹈的坚强信念。相反,如果在教学中老师对学生放松要求,既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又影响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和自信心,而且促进不了差等生的提高。有的舞蹈老师,忽视教学情感作用,单纯片面地强调了"严"字当头,对学生缺乏了解、期待和鼓励,使同学们在他(她)的课堂上,屡遭讥讽、挖苦,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压抑苦闷的心情反而造成了学生们"怕"字当头,不敢提问就不知怎样改进才好,学生越怕越急,动作越错,也就越挨批评,形成恶性循环,使舞蹈教学成果受到影响。
教学情感的含义比较广泛、深刻,不能狭义地去理解为教师态度和蔼、耐心,就是教学有了积极情感。
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正确理解自己美好的意图,使师生双方在思想上同频共振,相互感染,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应在训练排练前摸清学生的情况,如健康、情绪、意愿等等,在训练场上,既要严格要求,掌握尺度,又要投以信任的目光,通过面部表情,各种姿势,手势以及说话的语音、语调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鼓励。这就体现出教师深厚的教学情感。这就是"言而有情"。
三、 把握好情感作用的几点建议
首先,教师只有对教学的情感意义和作用,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具体为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走进教室。
演员上舞台要酝酿角色,教师进教室前虽然不必像演员那样要求,但至少应做到心平气和,思想集中。如果教师课前情绪不好,就会将不良情绪带到课堂教学中,哪怕学生的舞蹈动作只是微小的错误,也易使教师动怒发火。如果课前的教学热情较高,有时会教出备课时没有想到的新水平,认得心境有弥散作用。
(二)、对学生的表扬和批评要恰当,以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前提。
怎么样使差等生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这也是教师教学中应当研究的内容。只要她们有一点进步,就是及时肯定,使她们也能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她们的上进心。另外不宜把差等生处处与优等生作比较,这样越比越泄气。也有可能差等生的潜在力还没有遇到适当的机会被开发出来。对于优等生不宜过分偏爱,放松对她们的严格要求。她们有潜力可挖,应该精益求精,表扬太多,往往固步自封,不能成才。因而,教师要善于因材施教。
(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个别问题,课后解决。
确有少数学生,不仅学习落后,思想品德也有问题,问题常常发生在她们身上,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既不能听之任之,又不能批评过头。既要向她们讲清道理,又要以感情打动她们。因为人是充满感情的活生生的人,任何批评离开了情感的润滑作用,一味硬梆梆地说谈,往往效果不好。入情才能入理,入理才能入心。个别学生的问题个别处理,教师自己不要在情绪上激起很大的波澜,在不影响正常上课的情况下,暂且把个别的学生放一放,千万不能由于个别学生的问题,使绝大多数守纪律的学生一起挨批,如果把全班学生的情绪都批得灰溜溜的,这个影响一下子难以消除,很可能数天上不好课,这样教师就陷于非常被动的境地。
(四)、教师要提高自我修养。
"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个性品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这就要求舞蹈教师不仅要不断提高自己专业水平,而且要提高思想等各方面修养。身教胜于言教,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的决不仅仅是专业技巧这一点点知识。人们用"春风化雨,桃李盛开"来歌颂教师的工作,所谓春风雨是指学生知识,能力和品德的变化,教师在那儿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也有人推崇教师是学生的"保健医生",既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心里变化,满腔热忱地、耐心地、有效地医治学生心灵上的疾病。
愿我们的舞蹈教师,在艺术的田地里,辛勤耕耘,努力探索,逐步创作出一条符合幼师特点的舞蹈教学方法,为党的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四、 结束语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示范校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专业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改变,舞蹈技能课在学前教育专业多种技能课中份量很重,目前,很多幼儿园的考核选择幼儿教师的第一技能就是舞蹈(舞蹈情感的培养)。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对儿童歌舞情感表演这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业务水平,为幼儿教育事业培养更加优秀的幼儿教师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