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学前教育官网!
首页
在线客服
报名咨询
报名系统
热门搜索: 幼师比赛 院校生比赛 幼师资源 职业培训
幼儿园
幼师资源
环境创设
教学方案
教学课件
创意手工
幼儿绘画
绘本故事
半日活动
说 课 稿
观察记录
案例分析
教育随笔
安全教育
幼儿评语
计划总结
教学研究
保育保教
教师发展
园所管理
育儿心得
家园共育
特色教育
幼小衔接
幼师比赛
更多 +
科学领域 教学活动设计《手指密码》
社会领域 教学活动设计《节水小能手》
语言领域 教学活动设计《云彩和风儿》
艺术领域 教学活动设计《格子里的世界》
健康领域 教学活动设计《认识五官》
观察记录《他是“妈妈”!》
观察记录《在尝试中成长》
观察记录《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有效介入》
获奖作品 荣誉证书
优秀组织 荣誉证书
先进单位 荣誉奖牌
优秀指导 荣誉证书
全国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赛通知
奖项设置
报名方式
参赛费用及汇款方式
全国幼儿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奖合影
全国幼儿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奖合影
全国幼儿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奖合影
全国幼儿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奖合影
【成绩公布通知】全国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赛
全国幼儿教师优秀教学活动设计比赛通知
故事讲述评委点评合集
儿歌演唱评委点评合集
舞蹈创编评委点评合集
手工制作评委点评合集
诗歌朗诵评委点评合集
教学活动设计评委点评合集
三笔字评委点评合集
美术评委点评合集
观察记录评委点评合集
环境创设评委点评合集
南昌职业大学参赛感言
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春芽幼儿园参赛感言
云南建投第五建设有限公司幼儿园参赛感言
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军区第一幼儿园参赛感言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 参赛感言
第二届全国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赛通知
【成绩公布通知】全国幼儿教师优秀教学活动设计比赛
【成绩公布通知】第二届全国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赛
育百德幼儿园 参赛感言
鲍集镇中心幼儿园 参赛感言
鲁东大学幼儿园 参赛感言
通辽市开鲁县东风镇道德中心幼儿园 参赛感言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参赛感言
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赛的通知
【成绩公布通知】第三届全国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赛
关于举办第四届全国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赛的通知
江山市贺村镇中心幼儿园 合影
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感言&合影
【成绩公布通知】第四届全国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赛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杨幸 参赛感言
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夏镇中心幼儿园 参赛感言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曲江镇中心幼儿园 参赛感言
北京市平谷第三幼儿园 参赛感言
北京市海淀区中国气象局幼儿园 集体合影
北京市海淀区中国气象局幼儿园 参赛感言
阿拉善左旗第七幼儿园 参赛感言
宜昌市卫生幼儿园 参赛感言
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新和镇第二幼儿园 参赛感言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第七幼儿园 集体合影
北京市大兴区第十二幼儿园 参赛感言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利民实验幼儿园 参赛感言
关于举办第五届全国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赛的通知
【成绩公布通知】第五届全国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赛
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幼儿园 参赛感言
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学前教育系 集体合影
第六届全国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赛
参赛须知丨奖励政策内容预览
【成绩公布通知】第六届全国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赛
第七届全国幼儿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赛
蜡烛小实验
更新时间:2022-03-21 13:33:53 • 儿童游戏
首页
幼儿园
儿童游戏
【摘要】:

主题活动“我的身体”中有一个有关蜡烛的实验活动,为了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我把这个实验按照“做中学”的模式设计成了分组活动。即“用问题引发孩子的思考”“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方案”“让孩子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的想法,如果发现新问题,就再思考、再设计新的方案。”  
  活动开始前。我让孩子们每两人组成一个实验小组,每组一张单独的桌子、一个铁盘(饼干盒盖子)、一支小圆蜡烛以及记录纸和笔。  
  首先,请各小组讨论并提出让点燃的蜡烛熄灭的多种方法,并用大家看得明白的方式记录下来。没想到。孩子们提出的方法很多,如吹气、拍手、扇扇子、挥手、摇桌子、晃动铁盘、吐口水、拍桌子、用灭火器、吹泡泡、把蜡烛倒过来、盖盖子、浇水,等等。然后,我将各组的记录纸贴在展示板上,请孩子们判断哪些方法其实道理是相同的。没想到,孩子们的分析、归类能力相当强,他们认为“吐口水”和“浇水”是相同的,“摇桌子”和“晃动铁盘”是相同的,“扇扇子”“挥手”“吹气”也是相同的。这样“合并同类项”后,我又请孩子看看一共有多少种方法,并判断哪些方法可能会成功,哪些方法有可能不行,为什么。  
  以上两个环节意在让孩子根据经验思考问题,提出假设,并尝试对不同假设进行分析、归类以及判断其可行性。  
  接着,我根据孩子们提出的方法增加了几种辅助材料,如,盛有一点点水的小杯子,可代替扇子的卡纸,还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泡泡。然后我帮各小组点燃了蜡烛,孩子们开始按照自己的方法一一尝试,成功的打勾,失败的打叉。我只提示他们将“浇水”的方法放到最后做。  
  看孩子们完成了第一轮实验,我又让他们试着分析实验中发现的新问题。如,尝试“拍手”的孩子提出:其实“拍手”和“吹气”“扇扇子”一样,都是用“气”把蜡烛吹灭的;尝试“把蜡烛倒过来”的孩子提出:蜡烛倒过来后不会熄灭,它是碰到铁盘后才熄灭的:尝试“吹肥皂泡泡”的孩子提出:肥皂泡泡太少的情况下蜡烛不会熄灭,要多一点泡泡把火苗盖住才行。  
  这个过程意在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假设。通过尝试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并且主动调整自己的想法,积累经验。  
  再接着,我出示了一只小玻璃瓶,问孩子:“这个玻璃瓶能否让蜡烛熄灭?”绝大多数孩子表示“能”,少数几个孩子表示“不确定”。我给了每组一只小玻璃瓶,让他们都试一试。看到蜡烛渐渐熄灭,很多孩子非常兴奋,因为自己猜对了。于是,我让他们试着说说蜡烛熄灭的道理。有的孩子说到了“空气”“氧气”的问题,但说的是“瓶子里没有空气(氧气)”,于是我点燃了一个小圆蜡烛。悬空拿着,请一个孩子提着玻璃瓶罩在蜡烛上(底下是空的),过了好一会儿,蜡烛还在燃烧,孩子们都很奇怪地瞪大了眼睛,我顺势又抛了个问题:“如果你们说的蜡烛燃烧要有空气(或氧气)是正确的,那么现在蜡烛一直在燃烧说明什么呢?”孩子们认识到“瓶子里是有空气的”。  
  这时有一个孩子说:“我知道了,瓶子放在桌子上时,里面的空气从瓶口的缝里逃走了,所以蜡烛熄灭了。”他这个推断马上得到了多数孩子的赞同。我在赞扬孩子有新的想法的同时,又做了一个小实验:在玻璃瓶的瓶口贴一圈透明胶,再盖在点燃的蜡烛上,并用瓶口的透明胶将瓶子牢牢地粘在桌子上,但是瓶里的蜡烛还是渐渐熄灭了……  
  等了一小会儿,又有一个声音冒了出来:“大概是蜡烛的火苗把瓶里的空气吃掉了吧。”于是大家又连声称是,我伸出大拇指:“你们真会动脑筋。新的问题总也难不到你们。不管说的理由是不是完全正确,能够不断想办法的都是好样的。”  
  由于时间关系,这次的实验活动不得不告一段落,所有的孩子都希望继续,于是我又像变魔术似地垒出一大一小两只玻璃瓶,向孩子们抛出新的问题:“两只玻璃瓶同时罩住两支蜡烛会发生什么现象?”孩子们立即又跃跃欲试,我告诉孩子们可以在区域活动中继续实验。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能否得出“蜡烛熄灭与空气的关系”的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对问题的思考,是他们想办法证实自己的想法,在遇到新的问题时能调整自己的想法,进一步思考。而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体现在:引导孩子将他们提出的方法进行梳理和归类;提出疑问、反例,使孩子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孩子深入思考。因此整个活动的价值就在于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机会验证自己的想法,养成思考的习惯。 手工材料

招生电话
官方微信号
官方微信号
幼儿园
幼师资源
教学研究
保育保教
教师发展
园所管理
育儿心得
家园共育
特色教育
幼小衔接
幼师比赛
获奖展播
比赛通知
证书奖牌
报名指南
范文参考
合影感言
评委点评
学前院校
教育教学
教研科研
智慧校园
实习就业
师资建设
招聘广场
院校生比赛
获奖展播
比赛通知
范文参考
报名指南
证书奖牌
合影感言
出版发表
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
活动广场
活动广场
资源分享
教案
歌曲演唱
故事讲述
手工制作
舞蹈表演
钢琴弹奏
手指操
书法
绘画
© 2020北京学前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 备 14028853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1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