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入冬
各种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
其中包含流感、肺炎支原体
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由于幼儿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
机体适应能力弱,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因此,老师们和家长们需要
加强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
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常见的冬季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近距离接触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染,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有的还伴有皮疹、腹泻。
预防疾病首先从了解开始,老师和家长们可以简单地给孩子介绍各种疾病、传染病的主要症状以及传播途径,把以下内容告诉孩子们……
01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不同于普通的感冒,此病多发于秋冬季,前七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主要症状:得了流感会出现咳嗽、头痛、发烧、没力气、关节酸痛、食欲减退等症状。
传播途径:得了流感的病人说话、咳嗽、打喷嚏时,会把病毒带到空气中。这些病毒可能会通过眼睛、鼻子、嘴巴进入我们的身体。
02 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不属于细菌,也不属于病毒,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它就像是没有穿“外套”的细菌。
主要症状:得了支原体肺炎容易高烧不退、不太想吃东西、会剧烈干咳并有很多痰、精神状态比较差,甚至会呼吸困难,恢复健康的时间比较长。
传播途径:它不属于我国法定传染病,但具有传染性,主要经过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
03 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容易反复感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早期看起来像普通感冒,会出现发烧、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喘息、食欲减退等症状。
传播途径:通过咳嗽、密切接触以及飞沫传播,例如鼻子和眼睛直接接触含有合胞病毒的分泌物或污染物。
04 腺病毒、鼻病毒
腺病毒并不是一种新型病毒,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属于自限性疾病。
腺病毒的典型症状是咳嗽、鼻塞、咽炎,部分病毒可引起胃肠炎,导致腹痛、腹泻等。不同型别腺病毒,感染导致的症状不尽相同。
腺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播,其次还包括接触传播、粪口途径传播。
鼻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冒患者中有三分之一以上为鼻病毒感染。
鼻病毒主要症状:表现为流鼻涕、鼻塞、喷嚏、头痛、轻度咽痛、咳嗽等,偶可见低热,还可以引发中耳炎、鼻窦炎等。
鼻病毒主要通过飞沫、气溶胶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表面传染。
05 水痘
水痘是一种发病急、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要经过14-17天的潜伏期才会发病,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是水痘高发期。
主要症状:感染水痘之后,会发烧、头疼,浑身不舒服,变得不爱吃饭,从脸上到身上会陆续冒出一颗颗红色皮疹,慢慢发展成水疱。这时候身上会很痒,但千万不要用手抓,否则会留下疤痕哦!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如何预防冬季传染病
01 开展集中活动
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利用以下课件开展集中教育活动,告诉孩子各种传染病的症状及传播途径,让孩子们掌握一些预防冬季传染病的有效方法。
02 日常生活引导
勤洗手、勤通风:在一日生活中,教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提醒孩子洗手时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洗手,同时使用七步洗手法,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同时,还需要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合理饮食:引导孩子多喝温开水,喝水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帮助身体协调体温。同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健康食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
合理运动:适当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可选择阳光充足、风较小的天气,帮助孩子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和免疫力。
打喷嚏、咳嗽巧遮挡:当我们要咳嗽或打喷嚏时,头应远离他人,背对他人,保持足够的距离。使用纸巾或手绢捂住口、鼻,防止唾液或鼻涕的飞溅。如来不及,可以用衣袖内侧遮住口鼻,如果一时情急用了手遮挡,则应及时清洁双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口鼻。
03 家园配合
合理穿衣:冬季昼夜温差大,提醒家长给孩子适量穿衣,推荐“洋葱式穿衣”法,为孩子准备好外套与汗巾,便于老师根据实际情况给孩子增减衣物。
及时带孩子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提醒家长可以根据孩子自身情况选择接种流感、水痘、新冠、流脑等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
外出注意事项:传染病高发季,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有必要外出时,可选择正确佩戴口罩。
孩子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等异常症状,请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并及时将诊断结果告知班级老师,如果诊断为传染病请在第一时间如实将诊断结果告知老师,不瞒报、谎报,以免使传染病毒蔓延,影响其他孩子的身体健康。
写在最后
冬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且高发,需要家园配合做好防控工作,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确保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茁壮地成长!